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傳媒教育要靈活

收到加拿大傳媒教育家鄧肯 (Barry Duncan)的聖誕電郵,原來他「退而不休」,在結束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之後,在<加拿大傳媒醒覺網絡>網站 (www.media-awareness.ca) 為教師撰寫專欄,提高他們對普及文化的認識,欄目是”比利報告版” (Barry’s Bulletin)。

鄧肯是一位中學英文老師,但他不僅教授英語,而且在課堂內外推動傳媒教育,著書立說,成為國際知名的傳媒教育家。最近重讀他一篇文章,裏面提到的一些傳媒教育經驗,很值得與香港讀者分享。

鄧肯認為一位具有啟發性的傳媒老師必須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嘗試,傳媒教育並沒有成規,他建議教師在學習及實踐中開創自己的道路。傳媒教育無論在課堂內或者課餘進行,都是學生為本及探索為本,老師與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是夥伴的關係,老師由於人生閱歷豐富,很多時充當導師,但學生對傳媒的認識往往比老師更深,他們才是發掘問題、思考問題及尋找答案的主角。傳媒教育在香港遇到的挑戰,就是老師放不下他們的權威,摒棄不了我說你聽的傳統;學生也不習慣當家作主,自已掌握學習的進度。但根據鄧肯的精神,只要勇於嘗試,開放創新,共同探索問題的課堂文化相信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既然傳媒教育不拘一格,所以傳媒老師不妨把學習帶到社區。鄧肯最鼓勵把學生帶到商場去「視察」,因為商場是學生最熟悉的,而裏面的商品及陳設正彰顯了廣告、傳媒和消費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平日學生到商場是消費,並不思考問題;只要老師能引導學生啟動腦袋,建議他們用「觀察員」的身分去細心觀察及發問問題,自然會大有得著。此外,如果香港的老師能安排學生去參觀傳媒機構,或者帶學生去看記者如何採訪選舉,相信也是有趣的傳媒教育活動。

筆者日前參加了一個教育改革的諮詢會,會上一位常識科的老師介紹他帶領小學生做專題研習的經驗,很值得傳媒老師參考。他的專題研習是「競選做區議員」,學生除了要構思政綱、拍照競選、設計宣傳海報和進行街頭訪問以了解民情之外,還模仿電視台舉行競選論壇。從老師的錄像中,看見小朋友在課室裏首先有條有理地宣讀自己的政綱,然後接受各同學的質詢。想不到小學生原來也懂得提出尖銳及具批判性的問題,而「候選人」對環保及社會事務也滔滔雄辯。他們的對答舉止,一望而知是從電視上學回來的。這次論壇經驗,同學們在撰寫報告時表示很難忘,覺得獲益良多。其實負責的老師還可跟進,與同學討論競選論壇這類節目的優點和缺點。此外,還可以和同學探討傳媒在選舉中的角色,例如候選人如何運用傳媒宣傳,而選民又如何透過傳媒獲取選舉資訊等。這樣學生既上了有意義的公民課,又提昇了他們的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
雖然傳媒教育的重點是「解構」傳媒,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傳媒訊息及詮釋訊息背後的意識形態,但若果能在傳媒教育課程裏加入媒體製作的元素,可以令課程「活」起來。鄧肯認為學習傳媒素養不僅動腦,還得動手。例如錄音、錄像、做廣告設計、編雜誌等,都是引發同學認識傳媒的好方法。

在數碼年代,傳媒教育的範圍已伸展至虛擬世界。鄧肯不是也由課室移至網上嗎?現時很多傳統媒介都設立了網站,所以年青人可以在網上聽歌、看電影、讀漫畫、看明星網頁及聊天。所以傳媒老師也應跟上潮流,設計一些學習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在網上蹓躂,鼓勵他們用批判的態度去接收網上資訊。

鄧肯還有句名言:「發掘及把握每一個可以進行傳媒教育的機會」。他認為一些令人「興奮」的時刻到了或者一些哄動的事情發生了,就要「打鐵趁熱」,立刻和學生分享及討論。換言之,<鐵達尼號>電影令全城沸騰,正是學習電影解讀的良機;而近期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責罵香港記者簡單和幼稚,也應該是討論香港傳媒專業水平及責任的時候。好好掌握「教育契機」 (teachable moment),能令傳媒教育事半功倍。

傳媒教育跟其他學術科目不同,它並非必修科,如果教授方式傳統死板,立刻會被淘汰,故此傳媒教育應該在自由、開放、平等、鼓勵創意的環境下進行,而且推行手法也必須靈活,沒有靈氣的傳媒教育是注定失敗的。

李月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