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十年,進入後殖民地時代發展,九七年後香港傳媒的轉變,包括免費報紙的產生、高清電視科技的引入、網上種種出現的版權問題等。然而,雜誌持續以偷窺作招徠、電視遊戲節目反智、欺凌、低俗的文化主題、仍不斷影響著九十後的青少年。
第一份於香港出現的免費報紙為《都市日報》, 於2002年的星期一至六早上在香港港鐵觀塘綫、荃灣綫等派發。現時香港免費報紙有四份(包括am730, HK Standard及頭條日報),讀者佔有率更由百份之四十升至百份之六十六,三年間的增幅驚人。對一般小學生而言,免費報紙於內容、文字比較顯淺握要、渲染程度比一般大眾化報紙為低,更適合閱讀。
回歸之前,香港已開始出現有線頻道,挑戰主導已久的免費電廣播,更能貼合觀眾口味及需求;相繼出現的有線頻道包括︰有線電視、鳳凰衛視、Now寬頻電視、AXN台及Discovery 等頻道。
二零零九年,香港走進高清數碼年代,雖然免費數碼電視廣播啟播,過往收費電視的優勢差不多全部失去,未來兩家電視台仍會增設更多頻道,目前兩台提供共4個頻道,包括無線及亞視的中英文台,日後各自會推出4個新頻道,合共有12條頻道供觀眾選擇。雖則如此,總觀電視收看習慣,分流依然、小眾依然,收看免費電視成主流比重者依然。
筆者於真道書院任教傳媒教育科目,負責教授小三至小五及中學一年級學生。真道書院於二零零二年建校,學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包括在港出生的香港人、在國內外出生及長大的香港人、在港出生的混血兒及在港出生及成長的外國人。由於家庭背景不同,接觸的傳媒文化亦有差異,所以,對以主流傳媒節目設計的課堂各有不同反應。
課程的開始,先為學生定義何為傳媒教育,原因學校定義媒體之先,以教授攝影及拍攝短片為主,至筆者到任,學生需於概念上作一調整。課程嚐試以不同感觀定義傳媒,亦以一系列簡短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傳媒認識及運用的習慣。問題見附件一。據非正式的統計及後期觀察中,學生大部份來自收入穩定及父母教育良好之家庭,家中所用語言為粵語,收看電視電影以粵語或香港節目為主。其中少於百分之十之為英語家庭,父母其中一人為外籍人士,於過去時間於外國生活或受教育,收看外地電視/傳媒節目為主,較少接觸本地粵語傳媒世界。
課程首先以廣告啟動學習,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介紹貨品不同分類,亦於課堂中略述廣告歷史,包括絕跡於現時廣告的香煙和酒一類商品,初步要求學生在硬照廣告中,尋找廣告售賣對象及廣告商標中的顏色。第二課節準備了有關廣告常識問題作開啟,目的為喚起學生學習動機,問題包括廣告標語、廣告歌、影像、對白及內容等,與課堂上分析的廣告短片相呼應。第三課節以播放及分析經典廣告片及設計廣告故事為主要活動。
課堂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創作為基本結構,如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喚起學生對硬照廣告的注意,以不同的問題區分商品的種類及特性,用意是可在不同商品中作比較,此為作批判分析第一步,平面印刷廣告的環節以創作廣告硬照作結,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類似平面廣告課程結構,電視廣告環節內容,比較平面印刷廣告環節,更受學生歡迎。以學生的生活知識作課程選材,筆者選擇了維他奶、咀香園、太興及益力多(30週年夫婦篇)作解構分析。四廣告的相同處為食品廣告、前三者有動聽的廣告歌、畫面多姿優美,而以益力多廣告的故事性較強,而所選的歌曲為輔助形式,非為廣告創作的廣告歌作一對比。學生的工作紙上以相同的項目(內容、產品/服務、廣告歌、標語、商標、故事/非故事、氣氛及正面訊息),解構不同廣告的內容。此乃應用Sholle and S. Denski一九九四年於Media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一書中論述,拆解傳媒節目的必要和理由。拆解的必要,是令不同的傳媒節目,能根據教師所定的教學目標及範圍,相互比較,學生從而能攝取當中正面訊息,學會篩選。目的是令不明顯的傳媒影響元素,更有系統呈現課堂 (Sholle and S. Denski, 1994) 。
教授流行曲及兒歌的三課節,體裁集中本地流行的廣東兒歌及流行曲,兒歌大部份為動畫及卡通片的主題歌曲,選擇包括︰爆璇陀螺、數碼暴龍、比卡超、叮噹、櫻桃小丸子、喜羊羊擁抱春天、崖上的波兒及飄零燕等,教授對象以小三、小四學生為主。最後課節以兩首電視主題曲作結,加上創作歌手的形象作工作紙練習。整體課程以兒歌/流行曲運作錄製流程、音樂版權範圍、歌手宣傳推廣及形象設計等常識,再進深至歌曲內容的分析及對訊息接收及理解。於小三、小四學生處發現,學生多透過電視播放,接觸及熟悉流行的兒歌。如現時播送的爆旋陀螺及喜羊羊系列兒歌成了課堂上兩大最受歡迎的兒歌選擇。
對於小五及中學一年班學生(本校小學五年級為小學最高級數),教授流行曲是配合學生的成長需要,小五學生對愛情的表達或幻想可能未及中一生的明顯,然而,部份小五的男生已對性別身份及區別,有不同的表達與探求,如對外國歌手米高積遜的舞姿加以模仿,而中一級別同學便有公開情信的出現。選擇的廣東流行曲以情歌為主,有現時流行的如張敬軒、側田、GEM、容祖兒、農夫等歌曲,也有八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播放。歌曲除了認識一般資料外,主要開始究看作詞人對愛情的觀念,如愛情能否支持、鼓勵、或是盲目的埋怨、折磨。讓學生被歌手、旋律、氣氛吸引之餘,能對情愛有較清晰正面的態度。觀察所得,普遍學生對廣東流行曲有一定的認識及要求,有部份學生要求堂上播放其深愛歌曲時,亦以歌曲有歌詞正面為說服之理由。
於價值觀建立上,兩單元集中用正面的訊息為學習的共有重心,筆者於多年傳媒教育經驗中,不斷訓練學生具批判思考之餘,亦尋求學會批判思考的最終目的,注入正向力量是本次試驗課程的基本新元素。然而,於教授電視單元中,學生除了注意正面元素外,更會為訊息中的灰色地帶,作出個人的表態及選擇。如對於劇集「巴不得爸爸」中,講述英母字母P及Q排序,引起言語卑俗而需投訴的行動及「畢打自己人」一劇中講白色大話的利與弊等。電視單元的第三課節,播放不同地方電視劇描述學生與老師、成人的關係與期望的片段,目的讓學生眼觀短片之餘,察覺自我的身份角色。而第四課為藉觀看電視遊戲節目,了解彼此尊重的觀念。由於撰寫此文時還未教授電視劇中對學生的不同形象塑造及學生對反智遊戲節目觀感,未能完整的描述課堂反應。欣賞短片亦包括描述其中拍攝形象語言,使學生於其後的拍攝集作中,有具體參考。
二零一零一月至四月的課堂設計,基本結構源於醒覺、批判、表達之模式,批判部份以拆解與比較形式為主,醒覺部份以答問形式誘發學習動機,表達部份以創作為主,總結所學及提供想像及創作空間。五月至七月的課程內容包括新聞、專題研習及互聯網單元,當中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的貫徹概念結構,於每單元中因應課題及學生需要,循序漸進的調節醒覺、批判或表達部份的比重。
由於課程於二零一零年一月始於學校開展,以半年為期作實驗教學,現為中期的檢討及前瞻。檢討及前瞻的方向大致包括︰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學生的成長歷程與文化背景差異的利與弊)、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教授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及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的平行等等。
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是決定教學果效的首要條件,筆者感覺三個單元中,以廣告單元的選材最引起學生之共鳴與興趣,原因是好的電視廣告的流行時間較為集中,容易接觸較多觀眾,同時留下深刻印象。流行曲由於個人喜好不同,流行未必等於接觸過或熟悉,所以較難引起大部份學生共鳴。而由於時間的關係,未能於其他播放其他語言的流行曲,此可以於明年課程設計中改進。電視節目的選材亦以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
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平行
莫慰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