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教育」應否在大學推行呢? 筆者雖是中學教師,但也很關心大學生的素質的問題,因為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樑。但去年傳媒亦曾報道有一些大學生拖欠信用卡卡數的現象,自殺的個案或風化的案件,這都是反映大學生負面的形象及欠缺自我解決壓力的問題。
筆者建議將「傳媒教育」的課程推廣至大學基礎教育層面,而成為「通識教育」,一個重要及必修的學科。這個學科不單培養一種「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給學生們,還讓他們暸解各種媒體運作的模式,而且最大的好處還可以有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或人生觀來分析各種事物的態度。張志儉博士(任教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在「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第154期的社聯季刊曾表示,「香港正醞釀一場教育改革,希望學生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成為良好的公民,對本港及世界未來的持續性發展作出貢獻。」張志儉博士此番言論正是直接了當地勾劃出「傳媒教育」的功能,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氣氛,而且是有助培養個人良好品德的效果。
這個學科在大專教育可以稱為「流行文化批判研讀」(Critical Analysis of Popular Culture),而這學科是強調研讀十一個學習的領域(Key Learning Area)。
(一) 生命的意義。探討生與死亡的關係。
(二) 環保意識的探索。
(三) 性教育的認識。
(四) 藥物教育(Drug Education)的重要性。目的是減輕藥物倚賴(Dependent Behaviour)的習性。
(五) 生活教育(Life Skill Education)的重要性,例如公德心或公民意識的培養。
(六) 價值觀的確立,例如成功的定義或金錢的意義。
(七) 現今科技文明與危機,例如網上文化與大眾的關係。
(八) 宗教與人生的關係,例如分析各種宗教歌曲與人生微妙的關係。
(九) 人際溝通的哲學,例如辦公室的政治或阿臾奉承文化的剖析。
(十) 藝術與性情的陶冶。:
(十一) 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比較。
這科的設計與傳統教導倫理哲學是截然不同的。第一,這科是沒有參考課本,第二,教材全都是選自流行文化如電影、電視劇、流行曲、報章雜誌、廣告等。為何筆者會將環保教育、性教育及藥物教育納入這個學科裏?因為上述的三個環節都是單向性的發展,而著重外化的表現。例如環保教育強調林木的重要性,所以教導學生不要浪費紙張、性教育是灌輸正確的性觀念,讓學生瞭解性知識、而藥物教育是近年有些社會自願組織發起,教導青少年切勿濫用藥物。但「流行文化批判研讀」這個科目的特色是透過傳媒文化這個媒介作心靈教育的灌輸,在學生的思想中自我建構一種懂得判斷事物的機制,而並非強調禁止學生的某些行為。這個理念是想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及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香港在70年代大力推行「清潔香港運動」,但現在的成績如何?究其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作心靈教育的灌輸,若心靈不健康,思想不淨化,又怎能保持香港清潔?「清潔香港運動」又怎能成功推行?所以「流行文化批判研讀」這個學科,傳授的知識的空間更具靈活性,及趣味性,而且學習的領域更廣闊。
教統會在2000年9月發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議,關於高等教育的功能就指出:「高等教育必須為學生提供橫跨不同領域的學習經歷,幫助他們培養廣博的知識基礎和視野,並且掌握解難和應變的能力。」
而「流行文化批判研讀」這個學科就可以擴闊他們學習的視野、增加學習的興趣及培養品格的訓練。
筆者試舉一個關於「生活教育」的教案,來討論守秩序的觀念。筆者曾看過Mr. Bean一集關於食自助餐不守秩序的嘲弄。內容是這樣:Mr.Bean在排隊取食物的時候,因為看見美味的生蠔而貪婪地將所有生蠔放在自己的碟上,然後很興奮地返回自己的餐檯慢慢享受。但這些蠔原來是不清潔的,結果Mr.Bean嘔吐大作,好不辛苦。以下是教案的內容:
教案1:Mr.Bean 吃自助餐
一.放映這段Mr.Bean遭遇的錄影帶。
二.請學生分組討論。
三.問題的焦點是有關守秩序、禮貌、自己遇到其他人不守秩序、不禮貌的經歷及抒發個人的感受。
四.每組派代表作報告。
五.最後的功課是以專題研習(Project)為基礎,每組學生用攝有關不守秩序的片段,然後再分析守秩序的重要性。
整個教案設計的特色都以學生為主導的(Student-Centred Approach)。教統會在1999年9月發表21世紀教育藍圖,闡釋有關教育目標的實踐就是「必須以學生為本」的。這種教學方案好處,不單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地參予討論,還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學習及分享感受。學習的過程是互動的,而不是老師單向式的授課。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中,便可以潛移默化地學習個人品德的培養,而借助Mr.Bean的電視節目作教材的好處,就是課堂的氣氛不致於單調沉悶。這總比用傳統的思想或教條主義,去教導學生更為有效及有趣。這個以Mr.Bean作為教導生活教育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其他學習領域也可以借用傳媒文化作為教材的理念。
教案2:燒炭自殺
筆者第二個教案的例子,是某位社會人士因生意不如意而燒炭自殺的消息。這學科可以將這項新聞編入「生命意義」的學習領域中。因為有一些大學生不懂得解決考試或功課的壓力輕生,而這些個案在報章常有報導。所以教學的中心思想是鼓勵學生探討生命真正的意義、如何面對逆境及其處理方法,及比較金錢是否重要過生命的意義。這些討論是想借傳媒廣泛的報導,而喚起學生嘗試探索人生存的意義,及幫助學生了解怎樣面對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危機的處理。
在大專推行傳媒教育有兩點好處,第一,有一些傳媒文化的內容未必適合中學階段討論或一些敏感的片段難以在中學播放,但在大學裏的尺度可能較中學寬鬆,所以推行不致於處處受到束縛。第二,有一些將來有志執教鞭的大學同學,若果在大學的教育中也受到「傳媒素養」的薰陶,他們便可以將這種「傳媒素養」在日後再傳授給其他學生。筆者倡議在大專教育推行傳媒教育的目的,是想將大專教育的學習領域變得更多元化、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品德的培養及面對困難解決的方法。若果單靠校規來宰制學生的紀律問題,或改善學習風氣,這可能只是治標的策略,而傳媒教育則是較理想中的教育理念及長遠治本的方法。
陳春明
張志儉(2000)。《推動傳媒教育》,《社聯季刊第154期》。
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年9月)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9年1月)21世紀教育藍圖。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傳媒教育要靈活
收到加拿大傳媒教育家鄧肯 (Barry Duncan)的聖誕電郵,原來他「退而不休」,在結束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之後,在<加拿大傳媒醒覺網絡>網站 (www.media-awareness.ca) 為教師撰寫專欄,提高他們對普及文化的認識,欄目是”比利報告版” (Barry’s Bulletin)。
鄧肯是一位中學英文老師,但他不僅教授英語,而且在課堂內外推動傳媒教育,著書立說,成為國際知名的傳媒教育家。最近重讀他一篇文章,裏面提到的一些傳媒教育經驗,很值得與香港讀者分享。
鄧肯認為一位具有啟發性的傳媒老師必須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嘗試,傳媒教育並沒有成規,他建議教師在學習及實踐中開創自己的道路。傳媒教育無論在課堂內或者課餘進行,都是學生為本及探索為本,老師與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是夥伴的關係,老師由於人生閱歷豐富,很多時充當導師,但學生對傳媒的認識往往比老師更深,他們才是發掘問題、思考問題及尋找答案的主角。傳媒教育在香港遇到的挑戰,就是老師放不下他們的權威,摒棄不了我說你聽的傳統;學生也不習慣當家作主,自已掌握學習的進度。但根據鄧肯的精神,只要勇於嘗試,開放創新,共同探索問題的課堂文化相信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既然傳媒教育不拘一格,所以傳媒老師不妨把學習帶到社區。鄧肯最鼓勵把學生帶到商場去「視察」,因為商場是學生最熟悉的,而裏面的商品及陳設正彰顯了廣告、傳媒和消費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平日學生到商場是消費,並不思考問題;只要老師能引導學生啟動腦袋,建議他們用「觀察員」的身分去細心觀察及發問問題,自然會大有得著。此外,如果香港的老師能安排學生去參觀傳媒機構,或者帶學生去看記者如何採訪選舉,相信也是有趣的傳媒教育活動。
筆者日前參加了一個教育改革的諮詢會,會上一位常識科的老師介紹他帶領小學生做專題研習的經驗,很值得傳媒老師參考。他的專題研習是「競選做區議員」,學生除了要構思政綱、拍照競選、設計宣傳海報和進行街頭訪問以了解民情之外,還模仿電視台舉行競選論壇。從老師的錄像中,看見小朋友在課室裏首先有條有理地宣讀自己的政綱,然後接受各同學的質詢。想不到小學生原來也懂得提出尖銳及具批判性的問題,而「候選人」對環保及社會事務也滔滔雄辯。他們的對答舉止,一望而知是從電視上學回來的。這次論壇經驗,同學們在撰寫報告時表示很難忘,覺得獲益良多。其實負責的老師還可跟進,與同學討論競選論壇這類節目的優點和缺點。此外,還可以和同學探討傳媒在選舉中的角色,例如候選人如何運用傳媒宣傳,而選民又如何透過傳媒獲取選舉資訊等。這樣學生既上了有意義的公民課,又提昇了他們的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
雖然傳媒教育的重點是「解構」傳媒,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傳媒訊息及詮釋訊息背後的意識形態,但若果能在傳媒教育課程裏加入媒體製作的元素,可以令課程「活」起來。鄧肯認為學習傳媒素養不僅動腦,還得動手。例如錄音、錄像、做廣告設計、編雜誌等,都是引發同學認識傳媒的好方法。
在數碼年代,傳媒教育的範圍已伸展至虛擬世界。鄧肯不是也由課室移至網上嗎?現時很多傳統媒介都設立了網站,所以年青人可以在網上聽歌、看電影、讀漫畫、看明星網頁及聊天。所以傳媒老師也應跟上潮流,設計一些學習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在網上蹓躂,鼓勵他們用批判的態度去接收網上資訊。
鄧肯還有句名言:「發掘及把握每一個可以進行傳媒教育的機會」。他認為一些令人「興奮」的時刻到了或者一些哄動的事情發生了,就要「打鐵趁熱」,立刻和學生分享及討論。換言之,<鐵達尼號>電影令全城沸騰,正是學習電影解讀的良機;而近期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責罵香港記者簡單和幼稚,也應該是討論香港傳媒專業水平及責任的時候。好好掌握「教育契機」 (teachable moment),能令傳媒教育事半功倍。
傳媒教育跟其他學術科目不同,它並非必修科,如果教授方式傳統死板,立刻會被淘汰,故此傳媒教育應該在自由、開放、平等、鼓勵創意的環境下進行,而且推行手法也必須靈活,沒有靈氣的傳媒教育是注定失敗的。
李月蓮
鄧肯是一位中學英文老師,但他不僅教授英語,而且在課堂內外推動傳媒教育,著書立說,成為國際知名的傳媒教育家。最近重讀他一篇文章,裏面提到的一些傳媒教育經驗,很值得與香港讀者分享。
鄧肯認為一位具有啟發性的傳媒老師必須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嘗試,傳媒教育並沒有成規,他建議教師在學習及實踐中開創自己的道路。傳媒教育無論在課堂內或者課餘進行,都是學生為本及探索為本,老師與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是夥伴的關係,老師由於人生閱歷豐富,很多時充當導師,但學生對傳媒的認識往往比老師更深,他們才是發掘問題、思考問題及尋找答案的主角。傳媒教育在香港遇到的挑戰,就是老師放不下他們的權威,摒棄不了我說你聽的傳統;學生也不習慣當家作主,自已掌握學習的進度。但根據鄧肯的精神,只要勇於嘗試,開放創新,共同探索問題的課堂文化相信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既然傳媒教育不拘一格,所以傳媒老師不妨把學習帶到社區。鄧肯最鼓勵把學生帶到商場去「視察」,因為商場是學生最熟悉的,而裏面的商品及陳設正彰顯了廣告、傳媒和消費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平日學生到商場是消費,並不思考問題;只要老師能引導學生啟動腦袋,建議他們用「觀察員」的身分去細心觀察及發問問題,自然會大有得著。此外,如果香港的老師能安排學生去參觀傳媒機構,或者帶學生去看記者如何採訪選舉,相信也是有趣的傳媒教育活動。
筆者日前參加了一個教育改革的諮詢會,會上一位常識科的老師介紹他帶領小學生做專題研習的經驗,很值得傳媒老師參考。他的專題研習是「競選做區議員」,學生除了要構思政綱、拍照競選、設計宣傳海報和進行街頭訪問以了解民情之外,還模仿電視台舉行競選論壇。從老師的錄像中,看見小朋友在課室裏首先有條有理地宣讀自己的政綱,然後接受各同學的質詢。想不到小學生原來也懂得提出尖銳及具批判性的問題,而「候選人」對環保及社會事務也滔滔雄辯。他們的對答舉止,一望而知是從電視上學回來的。這次論壇經驗,同學們在撰寫報告時表示很難忘,覺得獲益良多。其實負責的老師還可跟進,與同學討論競選論壇這類節目的優點和缺點。此外,還可以和同學探討傳媒在選舉中的角色,例如候選人如何運用傳媒宣傳,而選民又如何透過傳媒獲取選舉資訊等。這樣學生既上了有意義的公民課,又提昇了他們的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
雖然傳媒教育的重點是「解構」傳媒,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傳媒訊息及詮釋訊息背後的意識形態,但若果能在傳媒教育課程裏加入媒體製作的元素,可以令課程「活」起來。鄧肯認為學習傳媒素養不僅動腦,還得動手。例如錄音、錄像、做廣告設計、編雜誌等,都是引發同學認識傳媒的好方法。
在數碼年代,傳媒教育的範圍已伸展至虛擬世界。鄧肯不是也由課室移至網上嗎?現時很多傳統媒介都設立了網站,所以年青人可以在網上聽歌、看電影、讀漫畫、看明星網頁及聊天。所以傳媒老師也應跟上潮流,設計一些學習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在網上蹓躂,鼓勵他們用批判的態度去接收網上資訊。
鄧肯還有句名言:「發掘及把握每一個可以進行傳媒教育的機會」。他認為一些令人「興奮」的時刻到了或者一些哄動的事情發生了,就要「打鐵趁熱」,立刻和學生分享及討論。換言之,<鐵達尼號>電影令全城沸騰,正是學習電影解讀的良機;而近期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責罵香港記者簡單和幼稚,也應該是討論香港傳媒專業水平及責任的時候。好好掌握「教育契機」 (teachable moment),能令傳媒教育事半功倍。
傳媒教育跟其他學術科目不同,它並非必修科,如果教授方式傳統死板,立刻會被淘汰,故此傳媒教育應該在自由、開放、平等、鼓勵創意的環境下進行,而且推行手法也必須靈活,沒有靈氣的傳媒教育是注定失敗的。
李月蓮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批判?欣賞?「批判欣賞」?
很多人以為傳媒教育只是教導年青人批評及唾棄傳媒,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其實剛好相反,傳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年青人用批判的眼光檢視傳媒,找出價值高的資訊及質素好的節目,並加以接收及欣賞,從而得益。這就是傳媒教育先驅者經常提及的批判欣賞 (critical appreciation)。
多年前我在加拿大從事傳媒教育研究的時候,對傳媒教育的起源很感興趣。為了追本尋源,我跑到溫哥華附近人跡稀疏的保詠島,訪問一位加拿大傳媒教育的鼻祖-- 史利先生。史利先生當時己經七十多歲,他住在自己蓋的房子裏,過平靜的退休生活,但對傳媒教育依然很關心。
他原是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National Film Board) 的傳媒研究主任,在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創辨傳媒教育暑期營 (Summer Institute),培訓了一大批熱誠的教師。這些教師後來發動了傳媒教育運動,結果得到教育當局支持,在學校的正規課程裏,加入了傳媒教育。
我感到好奇的是,作為國家電影局的高層,為甚麼史利先生不去策劃電影攝製,反而創辦傳媒教育培訓班?史利先生說,加拿大國家電影局致力製作很多優秀的電影作品,他們製作的紀錄片,更享譽國際。但可惜很多加拿大的年青人只愛看低俗的電視節目和荷里活式的電影,不懂得欣賞高質素的影視媒介。他認為若果沒有觀眾,那麼製作這樣多高質素電影又有甚麼用呢?若要國家電影局辦得成功,他覺得必須要培養一群有批判欣賞能力的觀眾,這批觀眾既能分辨優劣好壞的傳媒資訊,而且具備良好的品味。
史利先生指出欣賞優質傳媒的能力是需要培育的,故此為了培養年青一代高尚的傳媒口味,就必須教導年青人認識和分析傳媒。而傳媒教育正好是提供這方面的訓練。當然在史利先生看來,培育學生必先教育老師,所以他開辦了很多暑假為教師提供傳媒課程。
近年在香港誇張渲染的報章雜誌大為流行,不少評論都指出,沒有品味差勁的讀者就不會有這些低俗的報刊。當然我們不能把傳媒環境每況愈下的情況完全歸咎於讀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能透過傳媒教育向大眾 (尤其是年青一輩)推薦優質的傳媒產品,又能引導他們辨識傳媒和培養批判欣賞能力,相信我們可以逐步改善香港的傳媒「污染」。
李月蓮
多年前我在加拿大從事傳媒教育研究的時候,對傳媒教育的起源很感興趣。為了追本尋源,我跑到溫哥華附近人跡稀疏的保詠島,訪問一位加拿大傳媒教育的鼻祖-- 史利先生。史利先生當時己經七十多歲,他住在自己蓋的房子裏,過平靜的退休生活,但對傳媒教育依然很關心。
他原是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National Film Board) 的傳媒研究主任,在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創辨傳媒教育暑期營 (Summer Institute),培訓了一大批熱誠的教師。這些教師後來發動了傳媒教育運動,結果得到教育當局支持,在學校的正規課程裏,加入了傳媒教育。
我感到好奇的是,作為國家電影局的高層,為甚麼史利先生不去策劃電影攝製,反而創辦傳媒教育培訓班?史利先生說,加拿大國家電影局致力製作很多優秀的電影作品,他們製作的紀錄片,更享譽國際。但可惜很多加拿大的年青人只愛看低俗的電視節目和荷里活式的電影,不懂得欣賞高質素的影視媒介。他認為若果沒有觀眾,那麼製作這樣多高質素電影又有甚麼用呢?若要國家電影局辦得成功,他覺得必須要培養一群有批判欣賞能力的觀眾,這批觀眾既能分辨優劣好壞的傳媒資訊,而且具備良好的品味。
史利先生指出欣賞優質傳媒的能力是需要培育的,故此為了培養年青一代高尚的傳媒口味,就必須教導年青人認識和分析傳媒。而傳媒教育正好是提供這方面的訓練。當然在史利先生看來,培育學生必先教育老師,所以他開辦了很多暑假為教師提供傳媒課程。
近年在香港誇張渲染的報章雜誌大為流行,不少評論都指出,沒有品味差勁的讀者就不會有這些低俗的報刊。當然我們不能把傳媒環境每況愈下的情況完全歸咎於讀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能透過傳媒教育向大眾 (尤其是年青一輩)推薦優質的傳媒產品,又能引導他們辨識傳媒和培養批判欣賞能力,相信我們可以逐步改善香港的傳媒「污染」。
李月蓮
香港真道書院的傳媒教育課
香港回歸十年,進入後殖民地時代發展,九七年後香港傳媒的轉變,包括免費報紙的產生、高清電視科技的引入、網上種種出現的版權問題等。然而,雜誌持續以偷窺作招徠、電視遊戲節目反智、欺凌、低俗的文化主題、仍不斷影響著九十後的青少年。
第一份於香港出現的免費報紙為《都市日報》, 於2002年的星期一至六早上在香港港鐵觀塘綫、荃灣綫等派發。現時香港免費報紙有四份(包括am730, HK Standard及頭條日報),讀者佔有率更由百份之四十升至百份之六十六,三年間的增幅驚人。對一般小學生而言,免費報紙於內容、文字比較顯淺握要、渲染程度比一般大眾化報紙為低,更適合閱讀。
回歸之前,香港已開始出現有線頻道,挑戰主導已久的免費電廣播,更能貼合觀眾口味及需求;相繼出現的有線頻道包括︰有線電視、鳳凰衛視、Now寬頻電視、AXN台及Discovery 等頻道。
二零零九年,香港走進高清數碼年代,雖然免費數碼電視廣播啟播,過往收費電視的優勢差不多全部失去,未來兩家電視台仍會增設更多頻道,目前兩台提供共4個頻道,包括無線及亞視的中英文台,日後各自會推出4個新頻道,合共有12條頻道供觀眾選擇。雖則如此,總觀電視收看習慣,分流依然、小眾依然,收看免費電視成主流比重者依然。
筆者於真道書院任教傳媒教育科目,負責教授小三至小五及中學一年級學生。真道書院於二零零二年建校,學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包括在港出生的香港人、在國內外出生及長大的香港人、在港出生的混血兒及在港出生及成長的外國人。由於家庭背景不同,接觸的傳媒文化亦有差異,所以,對以主流傳媒節目設計的課堂各有不同反應。
課程的開始,先為學生定義何為傳媒教育,原因學校定義媒體之先,以教授攝影及拍攝短片為主,至筆者到任,學生需於概念上作一調整。課程嚐試以不同感觀定義傳媒,亦以一系列簡短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傳媒認識及運用的習慣。問題見附件一。據非正式的統計及後期觀察中,學生大部份來自收入穩定及父母教育良好之家庭,家中所用語言為粵語,收看電視電影以粵語或香港節目為主。其中少於百分之十之為英語家庭,父母其中一人為外籍人士,於過去時間於外國生活或受教育,收看外地電視/傳媒節目為主,較少接觸本地粵語傳媒世界。
課程首先以廣告啟動學習,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介紹貨品不同分類,亦於課堂中略述廣告歷史,包括絕跡於現時廣告的香煙和酒一類商品,初步要求學生在硬照廣告中,尋找廣告售賣對象及廣告商標中的顏色。第二課節準備了有關廣告常識問題作開啟,目的為喚起學生學習動機,問題包括廣告標語、廣告歌、影像、對白及內容等,與課堂上分析的廣告短片相呼應。第三課節以播放及分析經典廣告片及設計廣告故事為主要活動。
課堂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創作為基本結構,如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喚起學生對硬照廣告的注意,以不同的問題區分商品的種類及特性,用意是可在不同商品中作比較,此為作批判分析第一步,平面印刷廣告的環節以創作廣告硬照作結,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類似平面廣告課程結構,電視廣告環節內容,比較平面印刷廣告環節,更受學生歡迎。以學生的生活知識作課程選材,筆者選擇了維他奶、咀香園、太興及益力多(30週年夫婦篇)作解構分析。四廣告的相同處為食品廣告、前三者有動聽的廣告歌、畫面多姿優美,而以益力多廣告的故事性較強,而所選的歌曲為輔助形式,非為廣告創作的廣告歌作一對比。學生的工作紙上以相同的項目(內容、產品/服務、廣告歌、標語、商標、故事/非故事、氣氛及正面訊息),解構不同廣告的內容。此乃應用Sholle and S. Denski一九九四年於Media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一書中論述,拆解傳媒節目的必要和理由。拆解的必要,是令不同的傳媒節目,能根據教師所定的教學目標及範圍,相互比較,學生從而能攝取當中正面訊息,學會篩選。目的是令不明顯的傳媒影響元素,更有系統呈現課堂 (Sholle and S. Denski, 1994) 。
教授流行曲及兒歌的三課節,體裁集中本地流行的廣東兒歌及流行曲,兒歌大部份為動畫及卡通片的主題歌曲,選擇包括︰爆璇陀螺、數碼暴龍、比卡超、叮噹、櫻桃小丸子、喜羊羊擁抱春天、崖上的波兒及飄零燕等,教授對象以小三、小四學生為主。最後課節以兩首電視主題曲作結,加上創作歌手的形象作工作紙練習。整體課程以兒歌/流行曲運作錄製流程、音樂版權範圍、歌手宣傳推廣及形象設計等常識,再進深至歌曲內容的分析及對訊息接收及理解。於小三、小四學生處發現,學生多透過電視播放,接觸及熟悉流行的兒歌。如現時播送的爆旋陀螺及喜羊羊系列兒歌成了課堂上兩大最受歡迎的兒歌選擇。
對於小五及中學一年班學生(本校小學五年級為小學最高級數),教授流行曲是配合學生的成長需要,小五學生對愛情的表達或幻想可能未及中一生的明顯,然而,部份小五的男生已對性別身份及區別,有不同的表達與探求,如對外國歌手米高積遜的舞姿加以模仿,而中一級別同學便有公開情信的出現。選擇的廣東流行曲以情歌為主,有現時流行的如張敬軒、側田、GEM、容祖兒、農夫等歌曲,也有八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播放。歌曲除了認識一般資料外,主要開始究看作詞人對愛情的觀念,如愛情能否支持、鼓勵、或是盲目的埋怨、折磨。讓學生被歌手、旋律、氣氛吸引之餘,能對情愛有較清晰正面的態度。觀察所得,普遍學生對廣東流行曲有一定的認識及要求,有部份學生要求堂上播放其深愛歌曲時,亦以歌曲有歌詞正面為說服之理由。
於價值觀建立上,兩單元集中用正面的訊息為學習的共有重心,筆者於多年傳媒教育經驗中,不斷訓練學生具批判思考之餘,亦尋求學會批判思考的最終目的,注入正向力量是本次試驗課程的基本新元素。然而,於教授電視單元中,學生除了注意正面元素外,更會為訊息中的灰色地帶,作出個人的表態及選擇。如對於劇集「巴不得爸爸」中,講述英母字母P及Q排序,引起言語卑俗而需投訴的行動及「畢打自己人」一劇中講白色大話的利與弊等。電視單元的第三課節,播放不同地方電視劇描述學生與老師、成人的關係與期望的片段,目的讓學生眼觀短片之餘,察覺自我的身份角色。而第四課為藉觀看電視遊戲節目,了解彼此尊重的觀念。由於撰寫此文時還未教授電視劇中對學生的不同形象塑造及學生對反智遊戲節目觀感,未能完整的描述課堂反應。欣賞短片亦包括描述其中拍攝形象語言,使學生於其後的拍攝集作中,有具體參考。
二零一零一月至四月的課堂設計,基本結構源於醒覺、批判、表達之模式,批判部份以拆解與比較形式為主,醒覺部份以答問形式誘發學習動機,表達部份以創作為主,總結所學及提供想像及創作空間。五月至七月的課程內容包括新聞、專題研習及互聯網單元,當中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的貫徹概念結構,於每單元中因應課題及學生需要,循序漸進的調節醒覺、批判或表達部份的比重。
由於課程於二零一零年一月始於學校開展,以半年為期作實驗教學,現為中期的檢討及前瞻。檢討及前瞻的方向大致包括︰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學生的成長歷程與文化背景差異的利與弊)、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教授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及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的平行等等。
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是決定教學果效的首要條件,筆者感覺三個單元中,以廣告單元的選材最引起學生之共鳴與興趣,原因是好的電視廣告的流行時間較為集中,容易接觸較多觀眾,同時留下深刻印象。流行曲由於個人喜好不同,流行未必等於接觸過或熟悉,所以較難引起大部份學生共鳴。而由於時間的關係,未能於其他播放其他語言的流行曲,此可以於明年課程設計中改進。電視節目的選材亦以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
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平行
莫慰姿
第一份於香港出現的免費報紙為《都市日報》, 於2002年的星期一至六早上在香港港鐵觀塘綫、荃灣綫等派發。現時香港免費報紙有四份(包括am730, HK Standard及頭條日報),讀者佔有率更由百份之四十升至百份之六十六,三年間的增幅驚人。對一般小學生而言,免費報紙於內容、文字比較顯淺握要、渲染程度比一般大眾化報紙為低,更適合閱讀。
回歸之前,香港已開始出現有線頻道,挑戰主導已久的免費電廣播,更能貼合觀眾口味及需求;相繼出現的有線頻道包括︰有線電視、鳳凰衛視、Now寬頻電視、AXN台及Discovery 等頻道。
二零零九年,香港走進高清數碼年代,雖然免費數碼電視廣播啟播,過往收費電視的優勢差不多全部失去,未來兩家電視台仍會增設更多頻道,目前兩台提供共4個頻道,包括無線及亞視的中英文台,日後各自會推出4個新頻道,合共有12條頻道供觀眾選擇。雖則如此,總觀電視收看習慣,分流依然、小眾依然,收看免費電視成主流比重者依然。
筆者於真道書院任教傳媒教育科目,負責教授小三至小五及中學一年級學生。真道書院於二零零二年建校,學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包括在港出生的香港人、在國內外出生及長大的香港人、在港出生的混血兒及在港出生及成長的外國人。由於家庭背景不同,接觸的傳媒文化亦有差異,所以,對以主流傳媒節目設計的課堂各有不同反應。
課程的開始,先為學生定義何為傳媒教育,原因學校定義媒體之先,以教授攝影及拍攝短片為主,至筆者到任,學生需於概念上作一調整。課程嚐試以不同感觀定義傳媒,亦以一系列簡短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傳媒認識及運用的習慣。問題見附件一。據非正式的統計及後期觀察中,學生大部份來自收入穩定及父母教育良好之家庭,家中所用語言為粵語,收看電視電影以粵語或香港節目為主。其中少於百分之十之為英語家庭,父母其中一人為外籍人士,於過去時間於外國生活或受教育,收看外地電視/傳媒節目為主,較少接觸本地粵語傳媒世界。
課程首先以廣告啟動學習,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介紹貨品不同分類,亦於課堂中略述廣告歷史,包括絕跡於現時廣告的香煙和酒一類商品,初步要求學生在硬照廣告中,尋找廣告售賣對象及廣告商標中的顏色。第二課節準備了有關廣告常識問題作開啟,目的為喚起學生學習動機,問題包括廣告標語、廣告歌、影像、對白及內容等,與課堂上分析的廣告短片相呼應。第三課節以播放及分析經典廣告片及設計廣告故事為主要活動。
課堂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創作為基本結構,如第一課節先以廣告商標喚起學生對硬照廣告的注意,以不同的問題區分商品的種類及特性,用意是可在不同商品中作比較,此為作批判分析第一步,平面印刷廣告的環節以創作廣告硬照作結,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類似平面廣告課程結構,電視廣告環節內容,比較平面印刷廣告環節,更受學生歡迎。以學生的生活知識作課程選材,筆者選擇了維他奶、咀香園、太興及益力多(30週年夫婦篇)作解構分析。四廣告的相同處為食品廣告、前三者有動聽的廣告歌、畫面多姿優美,而以益力多廣告的故事性較強,而所選的歌曲為輔助形式,非為廣告創作的廣告歌作一對比。學生的工作紙上以相同的項目(內容、產品/服務、廣告歌、標語、商標、故事/非故事、氣氛及正面訊息),解構不同廣告的內容。此乃應用Sholle and S. Denski一九九四年於Media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一書中論述,拆解傳媒節目的必要和理由。拆解的必要,是令不同的傳媒節目,能根據教師所定的教學目標及範圍,相互比較,學生從而能攝取當中正面訊息,學會篩選。目的是令不明顯的傳媒影響元素,更有系統呈現課堂 (Sholle and S. Denski, 1994) 。
教授流行曲及兒歌的三課節,體裁集中本地流行的廣東兒歌及流行曲,兒歌大部份為動畫及卡通片的主題歌曲,選擇包括︰爆璇陀螺、數碼暴龍、比卡超、叮噹、櫻桃小丸子、喜羊羊擁抱春天、崖上的波兒及飄零燕等,教授對象以小三、小四學生為主。最後課節以兩首電視主題曲作結,加上創作歌手的形象作工作紙練習。整體課程以兒歌/流行曲運作錄製流程、音樂版權範圍、歌手宣傳推廣及形象設計等常識,再進深至歌曲內容的分析及對訊息接收及理解。於小三、小四學生處發現,學生多透過電視播放,接觸及熟悉流行的兒歌。如現時播送的爆旋陀螺及喜羊羊系列兒歌成了課堂上兩大最受歡迎的兒歌選擇。
對於小五及中學一年班學生(本校小學五年級為小學最高級數),教授流行曲是配合學生的成長需要,小五學生對愛情的表達或幻想可能未及中一生的明顯,然而,部份小五的男生已對性別身份及區別,有不同的表達與探求,如對外國歌手米高積遜的舞姿加以模仿,而中一級別同學便有公開情信的出現。選擇的廣東流行曲以情歌為主,有現時流行的如張敬軒、側田、GEM、容祖兒、農夫等歌曲,也有八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播放。歌曲除了認識一般資料外,主要開始究看作詞人對愛情的觀念,如愛情能否支持、鼓勵、或是盲目的埋怨、折磨。讓學生被歌手、旋律、氣氛吸引之餘,能對情愛有較清晰正面的態度。觀察所得,普遍學生對廣東流行曲有一定的認識及要求,有部份學生要求堂上播放其深愛歌曲時,亦以歌曲有歌詞正面為說服之理由。
於價值觀建立上,兩單元集中用正面的訊息為學習的共有重心,筆者於多年傳媒教育經驗中,不斷訓練學生具批判思考之餘,亦尋求學會批判思考的最終目的,注入正向力量是本次試驗課程的基本新元素。然而,於教授電視單元中,學生除了注意正面元素外,更會為訊息中的灰色地帶,作出個人的表態及選擇。如對於劇集「巴不得爸爸」中,講述英母字母P及Q排序,引起言語卑俗而需投訴的行動及「畢打自己人」一劇中講白色大話的利與弊等。電視單元的第三課節,播放不同地方電視劇描述學生與老師、成人的關係與期望的片段,目的讓學生眼觀短片之餘,察覺自我的身份角色。而第四課為藉觀看電視遊戲節目,了解彼此尊重的觀念。由於撰寫此文時還未教授電視劇中對學生的不同形象塑造及學生對反智遊戲節目觀感,未能完整的描述課堂反應。欣賞短片亦包括描述其中拍攝形象語言,使學生於其後的拍攝集作中,有具體參考。
二零一零一月至四月的課堂設計,基本結構源於醒覺、批判、表達之模式,批判部份以拆解與比較形式為主,醒覺部份以答問形式誘發學習動機,表達部份以創作為主,總結所學及提供想像及創作空間。五月至七月的課程內容包括新聞、專題研習及互聯網單元,當中以醒覺、批判分析及表達的貫徹概念結構,於每單元中因應課題及學生需要,循序漸進的調節醒覺、批判或表達部份的比重。
由於課程於二零一零年一月始於學校開展,以半年為期作實驗教學,現為中期的檢討及前瞻。檢討及前瞻的方向大致包括︰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學生的成長歷程與文化背景差異的利與弊)、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教授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及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的平行等等。
傳媒教育的課程選材是決定教學果效的首要條件,筆者感覺三個單元中,以廣告單元的選材最引起學生之共鳴與興趣,原因是好的電視廣告的流行時間較為集中,容易接觸較多觀眾,同時留下深刻印象。流行曲由於個人喜好不同,流行未必等於接觸過或熟悉,所以較難引起大部份學生共鳴。而由於時間的關係,未能於其他播放其他語言的流行曲,此可以於明年課程設計中改進。電視節目的選材亦以傳媒教育於課堂環境的限制情感及價值教育於傳媒教育中的角色
傳媒教育理論與製作技巧之間平行
莫慰姿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甚麼是傳媒教育?
早陣子,八歲的小兒子剛考完試,我帶他去吃自助餐。他狼吞虎嚥一輪,早已飽得不能動彈,但嚵嘴的他還想吃雪糕,忽然見他張開雙手並做深呼吸,口中唸唸有詞。我傾耳一聽,發覺他不斷在說:「釋放自已,原諒別人!釋放自己,原諒別人!」原來他正在模仿電視劇<男親女愛>中的黃子華,做鬆弛練習。他說鬆弛一下之後,應該可以吃得下雪糕。
看見小兒子的滑稽神情,倒有幾分像黃子華。一百集的<男親女愛>,小兒子只看過其中數集,想不到他已經能活學活用,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令我不得不佩服大眾傳媒的威力,並且禁不住思索,除此之外,究竟我的兒子及其他青少年還從大眾傳媒學會了些甚麼?
這個問題其實過去幾十年都被重覆翻問,而這份對年青人的關懷也孕育了傳媒教育的發展。在一本由聯合國出版的傳媒教育著作裏,學者指出,這個世界並存著兩個資訊及知識的主要來源,深深地影響年青人:一是學校,另一就是大眾傳媒。大眾傳媒每天傳播大量資訊及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教育」大眾,影響思想和行為,是一股無形但強大的教育力量。
我在研究著作裏,一直把大眾傳媒概念化為「無形學校」,它的隱藏課程 (invisible curriculum)比起傳統學校的正規課程更有趣和易於吸收,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影響力也更大。試想想,我們每天被電視、廣告、漫畫、流行音樂、報章雜誌和互聯網等傳媒包圍,接收到的資訊有好有壞,價值觀有對有錯,如果缺乏傳媒素養,就很容易被誤導。從正面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善用傳媒,吸納新知識及分享積極的人生觀,所以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支持推廣傳媒教育。
雖然傳媒教育在澳州、英國和加拿大已經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但香港還有很多人不認識傳媒教育,有些還以為是教育電視。其實傳媒教育 (media education) 並非指透過傳媒去進行教育,而是指學習有關大眾傳媒的知識和分析技巧,提高年青人的傳媒素養 (media literacy),讓他們懂得如何和傳媒打交道。傳媒教育的具體內容是教導年青人如何認識、分析、善用和監察大眾傳媒,一方面培養他們成為精明和有品味的傳媒消費者,另一方面鼓勵他們監察和改善傳媒,做個既有責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年青人如果不想當「傳媒文盲」,就應該積極培養自己的傳媒素養。首先,必須掌握傳媒教育的核心概念:「傳媒建構現實」。傳媒並非如一面鏡子般反映現實,相反地它們是根據傳媒機構的立場或傳媒工作者的意識形態,去塑造社會現實,而傳媒教育正是要大眾了解到傳媒現實與客觀現實的分別。例如數年前的「陳健康事件」是傳媒一手炮製出來的新聞,而近期的「鍾庭耀事件」,真相未必能夠完全顯露,我們知道的只是傳媒建構出來的拼圖。至於電影、電視劇和廣告所描繪的生活,與現實生活更是兩回事。年青人應思考傳媒「怎樣」建構社會現實,以及它們「為甚麼」會如此建構現實,並對它們的表現加以評審。了解這個核心概念之後,跟著下來的就是要學習分析技巧。
傳媒素養並非天賦,是要經過學習才能獲得,而傳媒教育正是提供這方面的訓練。大家別誤會傳媒教育專門教人批評傳媒,其實傳媒教育也鼓勵年青人欣賞及善用傳媒,讓傳媒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李月蓮
早陣子,八歲的小兒子剛考完試,我帶他去吃自助餐。他狼吞虎嚥一輪,早已飽得不能動彈,但嚵嘴的他還想吃雪糕,忽然見他張開雙手並做深呼吸,口中唸唸有詞。我傾耳一聽,發覺他不斷在說:「釋放自已,原諒別人!釋放自己,原諒別人!」原來他正在模仿電視劇<男親女愛>中的黃子華,做鬆弛練習。他說鬆弛一下之後,應該可以吃得下雪糕。
看見小兒子的滑稽神情,倒有幾分像黃子華。一百集的<男親女愛>,小兒子只看過其中數集,想不到他已經能活學活用,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令我不得不佩服大眾傳媒的威力,並且禁不住思索,除此之外,究竟我的兒子及其他青少年還從大眾傳媒學會了些甚麼?
這個問題其實過去幾十年都被重覆翻問,而這份對年青人的關懷也孕育了傳媒教育的發展。在一本由聯合國出版的傳媒教育著作裏,學者指出,這個世界並存著兩個資訊及知識的主要來源,深深地影響年青人:一是學校,另一就是大眾傳媒。大眾傳媒每天傳播大量資訊及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教育」大眾,影響思想和行為,是一股無形但強大的教育力量。
我在研究著作裏,一直把大眾傳媒概念化為「無形學校」,它的隱藏課程 (invisible curriculum)比起傳統學校的正規課程更有趣和易於吸收,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影響力也更大。試想想,我們每天被電視、廣告、漫畫、流行音樂、報章雜誌和互聯網等傳媒包圍,接收到的資訊有好有壞,價值觀有對有錯,如果缺乏傳媒素養,就很容易被誤導。從正面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善用傳媒,吸納新知識及分享積極的人生觀,所以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支持推廣傳媒教育。
雖然傳媒教育在澳州、英國和加拿大已經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但香港還有很多人不認識傳媒教育,有些還以為是教育電視。其實傳媒教育 (media education) 並非指透過傳媒去進行教育,而是指學習有關大眾傳媒的知識和分析技巧,提高年青人的傳媒素養 (media literacy),讓他們懂得如何和傳媒打交道。傳媒教育的具體內容是教導年青人如何認識、分析、善用和監察大眾傳媒,一方面培養他們成為精明和有品味的傳媒消費者,另一方面鼓勵他們監察和改善傳媒,做個既有責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年青人如果不想當「傳媒文盲」,就應該積極培養自己的傳媒素養。首先,必須掌握傳媒教育的核心概念:「傳媒建構現實」。傳媒並非如一面鏡子般反映現實,相反地它們是根據傳媒機構的立場或傳媒工作者的意識形態,去塑造社會現實,而傳媒教育正是要大眾了解到傳媒現實與客觀現實的分別。例如數年前的「陳健康事件」是傳媒一手炮製出來的新聞,而近期的「鍾庭耀事件」,真相未必能夠完全顯露,我們知道的只是傳媒建構出來的拼圖。至於電影、電視劇和廣告所描繪的生活,與現實生活更是兩回事。年青人應思考傳媒「怎樣」建構社會現實,以及它們「為甚麼」會如此建構現實,並對它們的表現加以評審。了解這個核心概念之後,跟著下來的就是要學習分析技巧。
傳媒素養並非天賦,是要經過學習才能獲得,而傳媒教育正是提供這方面的訓練。大家別誤會傳媒教育專門教人批評傳媒,其實傳媒教育也鼓勵年青人欣賞及善用傳媒,讓傳媒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李月蓮
訂閱:
文章 (Atom)